DeepSeek与数字孪生融合,让供热更智慧
科技创新是推动民生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。作为城市能源保障的重要支柱,供热行业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与城市治理效能。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立足行业前沿,以技术革新破解传统供热管理难题,为能源领域数字化变革提供实践样本。
在能源转型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,济南热力集团聚焦智慧供热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,以DeepSeek大模型为技术引擎,深度融合供热生产各环节;同时,充分发挥数字孪生技术优势,赋予供热系统“智能调控”的能力,全力打造新一代智慧供热网络。
AI数字员工,24小时守护供热稳定
“传统的供热业务流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,容易出现人为失误。”济南热力集团数控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而基于DeepSeek - V3模型打造的AI数字员工,则可以凭借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和问题解析能力,精准捕捉语音或文字指令,自动调用平台功能,实现供热业务流程自动化。”
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,AI数字员工将具备24小时智能监盘能力,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,时刻盯着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;一旦发现异常工况,它会立即报警通知相关人员,并提供专业的处置方案,全方位保障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“工艺机理+大模型”双驱动
在设备预测性维护领域,济南热力集团构建了“工艺机理”+“大模型”双驱动的数字孪生体系。通过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深度融合体系,让单体设备内部机理参数与运行状态呈现1:1的精准映射;此外,在设备集群层面构建起动态交互的协同机制,更实现了从“被动维修”到“主动预防”的运维模式革新。
“这种多维度的系统建模方式,将为DeepSeek大模型提供涵盖微观实体特征与宏观系统行为的认知框架,实现从离散数据分析到复杂系统推演的范式升级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工艺机理的融入,让大模型可以更好地对换热器、水泵、阀门等设备对象进行更智能的诊断,并给出解决方案;而数字孪生模型对系统未来状态的精准预测,又进一步提升了大模型诊断分析的准确性,助力构建基于大模型的设备预测性维护能力。”
供热系统自主优化
精准负荷预测是智慧供热的关键环节之一。能源DeepSeek推理模型与工艺数字孪生模型协同发力,聚焦供热核心业务场景,将实现供热管网运行数据、气象数据、用户行为、viHeating®仿真计算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的接入。
“针对小样本场景,我们深度剖析历史运行数据,融合工艺模型生成可解释训练数据,将进一步提升热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。”相关负责人坦言,“借助融合工艺机理与行业大模型的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,应用模型预测控制、在线实时优化等技术,在线动态计算热工水力平衡,可以实现热力站调控过程的全局统筹调度与自主优化运行。”
赋能供热企业智慧决策
除了上述应用,济南热力集团还集成了DeepSeek自学习能力,构建起专家级知识库。将大量的专家经验转化为管网规划、换热站改造、调度方案、应急预案等文档资料,并通过大模型的文档解析能力,实现知识的高效归档与智能分类。该知识库的建立,将为供热企业生产管理办法、规范文件等提供智能化问答服务,为信息检索与响应铺设一条精确且高效的“快速通道”。
“根据天气变化等实际情况,智能调控系统还会动态调整热网负荷,为热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热体验。”相关负责人满怀期待地说道,“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大模型自动读取换热站实时运行数据。系统结合viHeating®模型在线水力计算与专家知识库,自动生成供热管网、换热站的优化设计和改造方案。”
2024年,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开发并实施的“智慧供热大脑长输管网综合调度平台建设及应用示范”项目,入选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集【2024】》,是全国同行业唯一入选项目,为济南热力集团与DeepSeek大模型的融合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下一步,济南热力集团将深化探索供热行业与AI大模型的融合,打造智慧能源系统的新质生产力,为推动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“热”力量。
(通讯员 侯乐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