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+诊疗 DeepSeek帮你“一眼看懂”医疗报告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,AI应用场景不断拓展,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今天的《打卡两岸》,我们一起来聚焦民生领域的人工智能,感受AI大模型如何赋能你我的生活。
厦门市民 小许:肌酸激酶偏高,我应该挂哪个科?
面对体检报告上 “肌酸激酶偏高” 的提示,小许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服务台咨询医护人员该挂哪个科,而是掏出手机 —— 他将报告单拍照上传至医院的 DeepSeek AI 报告解读系统。短短几秒,一份专业的科室分诊建议和就诊指引便跃然屏上。
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 洪雪辉:我们医院的人工智能大模型,目前非常先进,它整合了很多现在有的多种指南,还有国内外的文献数据库,能够对患者的一些症状,检查报告,进行深度的一个解析,它会给出非常专业的建议。
厦门市民 小许:相比于以前的诊疗方式,现在方便,便捷了很多,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。
记者 吴平凡:延迟退休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,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呢,哎呀,这个表格看得有点眼花缭乱,我来问问它吧。
现场:我是“人社-小智”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“小智”,请问我什么时候可以退休呀?
自 2024 年起,机器人“人社 - 小智”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人社办事大厅“入职”,通过 AI 大模型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与办事指引。在与“小智”的互动中,我们感受到了它的专业。截至目前,它已服务近 2 万人次。
大学毕业生 小陈:我是过来了解一下落户厦门的政策的,然后一到这边,就有一个机器人过来迎接我,我就觉得很惊奇,然后就问了一下它关于落户厦门的条件,然后它也给我很准确的答案,告诉我怎么去办,要准备什么材料,我觉得很新鲜,然后也很方便。
厦门市社会保险中心一级调研员 林金蓓:我们一开始引入了大模型技术,在今年我们12333智能平台,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,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服务的效能,从能办向智办好办跨越式发展。
2025年,一句“国家喊你减肥”,拉开了“体重管理年”全民甩脂的大幕。迈开腿的同时也要管住嘴,这不,厦门工学院打造了一个“智慧食堂”。打餐前,学生先用手机扫描托盘上的二维码,就可以开始自助选餐。选餐过程中,食堂的AI系统不仅能自动完成菜品的称重、结算,甚至还会同步生成一份营养分析报告推送给你。
学生 小倪:很方便很快捷,我现在是处于减脂期,我可以在每一餐结算之后,能够看到我摄入的蛋白质还有热量。
厦门工学院商业与膳食管理专员 俞开杨:学校建设了包含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5G通信,以及大数据的技术的“智慧餐厅”,提升餐饮的服务水平及减少餐饮浪费,还有实现健康饮食的一个目标。下一步,我们学校也准备对食堂整体,(进行)全方位全过程的人工智能化升级改造,比如说智能化的仓储,比如说智能炒锅,还有智能化的清洗消毒设备。
从“看懂报告”到“秒懂政策”,从“智慧点餐”到“精准服务”,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术概念,而是化作民生领域的贴心帮手。当算法有了温度,科技便成了美好生活的助推器。
来源: 两岸新新闻